读书,原来离我很近,现在变的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   刚毕业那几年,济南公交站牌旁边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个报摊。济南时报,齐鲁晚报,生活日报都是我经常读的报纸。上班的公交车上,经常见到站着看报,坐着看报的上班族。等公交车的时候,拿着早餐,看报是那个时候的一种文化。一句济南方言“老师,麻烦帮个忙。”让我还以为这座省城就是与众不同,竟然那么多当老师的,其实这里的“这位老师”也就是“这位同志”或者“这位先生”的意思,和文化没有多大关系,公交车上占座的也有这些“老师”。我也夹在老师们中间,和他们一样看报。家里经常有一沓沓报纸,报纸既能看也能应急,上厕所经常带报纸,用它代替卫生纸。

       我租的房子不远的地方有家音响店,店里放的是刀郎的“2002年的第一场雪”。可不是嘛,我毕业那年是2003年,去年的那场雪刚过就被唱出来了。音响店常和书店挨着,书店既卖书也租书。租书,对现在来讲感觉更遥远了,怎么还会有这种业务。没错,那个时候就是租书,我上高中的时候在学校门口就经常有来出租书的,周围会围上一圈同学,蹲在或者干脆就坐在那里,恨不得一下午就看完一本书。

我也挺喜欢读书的。感觉不读书,不写点东西,时间长了就脑子生锈了一样。所以我始终保持写日记的习惯,直到儿子来到这个世上,随着事情的增多日记渐渐的放下了,但是我相信高尔基的一句话:“如果不想在这个世界上虚度一生,那就是学习一辈子”。少年的时候非常不理解这句话,认为上学完成之后为什么还学习,对那时的我而言,学习就是读书,写作业,上课听讲。现在则不同了,深刻领悟高尔基的那句话。不但是学习一辈子,而且是边学边用。

现如今,读书成了一种奢侈。究其原因是什么,我想大概是我们没有牢记使命,忘了初心,随波逐流了。如今,依然有大量的国人在阅读,他们是支撑中国前进的力量。同时,还有更多的被生活打的遍体鳞伤,因为读书短时间改变命运,读书不能立即换来房子车子。读书变得渐行渐远,慢慢的开始一有时间就开始看短视频,一有时间就开始追剧,一有时间就开始开着车去旅游,下车撒尿上车拍照,走马观花,发发抖音,晒晒朋有缘,相互点赞。旅游的人去了很多地方,看了很多的山,玩了很多的水,殊不知他去的这些山水曾经的故事书中先人早已用诗词书画描绘了,旅游的人只是看了风景,也仅仅是看到而已,仅此而已吧。

读书,在我看来,和吃饭睡觉一样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。读书也能让你变得很饱,感觉饱的时候就要写点东西,写下你遇到的人和事,你的人生感悟。当脑子感觉空空的时候,那尽情读书吧。